跳到主要內容區

專題演講:大學招生專業化

大學老師想收到哪一種學生?

可以不要只看競賽成績及檢定成績嗎?


因應高中108學年新課綱實施,教育部協助111學年大學考招新制的銜接,特推動大學建置招生專業化發展機制,以提升招生審查優化與簡化。

高中師長提出疑問,例如大學老師想收到哪一種學生?

學生應具備哪些特質及條件?

審查評量尺規計分模式是使用哪種方式?

可以都看學生的在校表現嗎?

或是能否不要只是看競賽成績及檢定成績。

高108課綱建立多元選修課程其立意固然良好,但假使大學學系不採計參考,便會使得高中開設的音樂藝術類課程無人選修,這可能會使得「全民美感教育」無法真正落實。

在審查學生的備審資料時,經常發現考生習慣使用罐頭式的自傳、流水帳般的家庭介紹,以及條列式的營隊活動和堆疊的證書,但這些資料不見得能真實反映出申請學生特質及其與申請科系之關聯性。反之,有溫度的自傳、用自己的語言撰寫出的學習歷程及學習反思,往往能讓招才的大學科系更認識申請者是否為適合的未來學生。

「競賽」應該是最有鑑別度、能最快挑選出學生的方式,但大學端還是會著重高中三年的學習成果,並會透過面試瞭解學生的學習過程,保持客觀的態度選擇學生。

高中生除了具備基礎學科能力,應充分展現自己的學習動機,「是自己的人生經驗,而不是家人的經驗」,且應有具體的社團學習成果及心得,以表現出高中三年的學習歷程。


各學系選才標準是招生專業化計畫中很重要的一環,藉由選才標準,引導學生準備更有內容的備審資料,學系老師也能透過評量尺規做更適切的評分,協助學系找到更適性的學生,另一方面則是作為未來111學年度考招新方案的橋接,讓學系在未來學生學習歷程上路後,能進行專業化的審查。

瀏覽數: